2022年国谈品种将于2023年3月1日落地,国家医保局已经想好了鼓励政策。 春节前,国家医保局在回复农工党中央提案的回复函中提到:通过多种举措打通国家谈判品种落地“最后一公里”,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医保谈判的改革红利。 图源:国家医疗保障局官网 国家医保局在回复函中明确:对《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版)》中第37项“医疗收入增幅”的监测指标进行了延伸。原本卫健委会监测每家医院的医疗费用增长情况,但为了鼓励国谈药入院,国谈品种不纳入这一考核指标。 这意味着,总费用增长不再包括国谈药,门诊次均费用增幅、门诊次均药品费用增幅、住院次均费用增幅、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增幅等多个指标,均不再纳入国谈药。 换句话说,医院多用国谈药品,将不用再担心费用超标,可以放心大胆地按需规范使用。此番国家医保局调整指标,无疑是对创新药落地的政策鼓励。 1 不占药占比 调整医院考核指标 医保谈判品种的落地执行是国家卫健委主管、医疗机构执行的。但国家医保局通过调整考核的方式,推进谈判品种的临床使用。 国家卫健委每年定期发布三级医院的考核标准,一旦多项指标不达标、打分偏低,医院可能会被取消三级资格。其中涉及到门诊医疗费用增幅、住院医药费用增幅等核心指标,医院都不愿超线,否则容易被扣分。 通过国家医保谈判进入医保的药品,往往都是高价的抗癌药、罕见病药物等,一旦临床使用多了,医院会有考核上的压力。这样的考核指标客观上限制了国谈药的临床使用。 本次,国家医保局调整医疗机构的多项考核标准,是强化国家谈判品种的规范使用,无疑对相关企业产生更多利好。 业界还关注到,回复函明确合理使用的谈判品种将不纳入医疗机构的药占比等考核范围。同时,医疗机构不得以医保总额控制、限制目录数量等为由影响谈判品种的临床配备。 分析人士指出,此举无疑为创新药进院、临床使用起到政策松绑的目的,缓解困扰企业多年“进院难”的行业尴尬。此外,国家医保局还要求,医疗机构及时统筹召开药事会,努力实现“应配尽配”。 不过分析人士提醒,政策的放开,并不意味着国谈品种就能滥用。超适应症、超医保报销范围使用等问题也同样会被监测。 国家医保局表示,监管部门将加强对参保患者用药全流程的监管, 防范和打击利用谈判药品套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 力推“双通道” 零售市场迎来新一轮增长 国谈品种在医院市场松绑之际,“双通道”政策再被国家医保局重点提及,零售市场格局已变。 根据回复函显示,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健委先后印发“双通道”等多个政策,明确可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两个渠道,满足谈判品种供应保障、临床使用等方面的合理需求,并同步纳入医保支付。 据国家医保局透露,截至2022年6月底,新版国家医保目录中谈判药品在全国18.41 万家定点医药机构配备,其中定点零售药店数量高达13.63 万家。 事实上,自“双通道”实施两年以来,广东、山东、河北、湖北等多省份都将所有国谈品种纳入零售渠道,很多患者都能从就近在连锁药店取药,提高国谈品种的可及性。 近几年,老百姓、一心堂、大参林、益丰药房国内四大连锁药店的营收均超百亿元大关,其快速增长的DTP业务功不可没。 在2022半年中报业绩说明会上,老百姓大药房董事长谢子龙表示,截止2022年6月底,公司拥有双通道门店168家,DTP药品销售占比约为10%左右。双通道门店可以带来持续的客流,提升毛利率。 此番回复函的发布,无疑将加速“双通道”政策在各省落地执行。业内普遍认为,尽管医院市场迎来政策利好,但在合理用药的政策背景下,今后会有更多创新药处方从医院转向药店,零售市场迎来快速放量。 根据国家医保局的规划,今后将完善“双通道”药品管理机制,引导医疗机构合理配备使用谈判药品;经济安全谈判药品落地检测机制,加强监督调度。 撰稿 | 雷公 编辑|江芸 贾亭 运营 | 廿十三 插图 | 视觉中国